栏目导航

印度完成霹雳15残骸分析直言三大技术要学习!想用在自家导弹上

来源:火狐体育竞猜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4 16:34:31

  10月18日,《印度斯坦时报》一则 “印度国防研究组织(DRDO)完成对霹雳15空空导弹残骸分析” 的报道,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。

  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后,印度军方将民众发现的部分巴军霹雳15E导弹的残骸,交给了 DRDO 进行技术分析。

  印度媒体称,DRDO已经将相关报告递交给了国防部,并称印度技术人员在分析残骸后认为,霹雳15E的 “三大技术”非常先进,值得借鉴。

  其一,是小型的有源相控阵(AESA)导引头,相比印度阿斯特拉 MK2空空导弹使用的平板缝隙天线E导引头的探测距离远、抗干扰能力更强、跟踪精度更高,性能优势极其明显。

  其二,是高能固体燃料推进剂,从残骸残留的推进剂颗粒分析,其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比印度目前使用的 “阿斯特拉” 导弹的推进剂超出很多,能够把导弹推到超过5马赫的速度,明显提升了导弹的射程与末端机动性;

  其三,是导引头先进的抗干扰技术,残骸的制导舱段显示,该导弹采用了多频段跳频等抗干扰技术,能有效应对印军阵风战机的电子战能力。

  基于这一结论,DRDO 明白准确地提出 “将逆向吸收这些技术,加速阿斯特拉 MK2导弹的研发”。

  不过尽管印度媒体态度乐观,但外界却普遍对印度人的说法持怀疑态度,核心争议就集中在残骸的实际技术价值与印度的研发能力上。

  从残骸完整性来看,印度媒体此前公布的弹体照片暴露了核心问题:所谓 “相对完整的弹体”,其实仅仅是导弹的推进段外壳。其内部的推进剂已完全燃烧,战斗部也正常起爆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导引头的雷达天线、信号处理芯片,以及推进剂的具体配方、燃烧稳定剂等核心信息,要么已经燃烧殆尽,要么在爆炸中损毁,剩下的也因高温燃烧失去分析价值。

  更关键的是,DRDO宣称“先进”的小型有源相控阵导引头,恰恰是印度军工长期的“技术死穴”。

  小型化的 AESA 导引头的研发,涉及高功率收发组件的制造、微波信号处理算法等多个技术领域,对微电子工艺、材料科学与软件调试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极高。

  事实上,印度在阿斯特拉导弹研发过程中,就曾计划采用 AESA 导引头,但因其国内无法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收发组件 ,且信号调试算法始终没有办法突破,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,配备机械扫描导引头。如今试图通过残缺的残骸 来实现“跨越式突破”,显然不符合技术研发的客观规律。

  更值得关注的是,霹雳15E残骸上的生产日期铭文显示,巴军的这批霹雳15E实际都2015年产的早期外贸型号。作为中国空空导弹的外贸产品,这批霹雳15E 在性能上已与当前的最新版本存在代差。

  即便印度能从早期残骸中获取部分技术参数,也早已落后于我军当前的领先水平。高能推进剂和抗干扰技术也是如此,它并不是你看到点皮毛,就能学会的。

  从国际武器贸易惯例来看,外贸型装备与自用型装备一般都存在明确的技术差异,这是各国保障自身安全的通用准则。

  以霹雳15E为例,其在出口时已对关键技术进行“脱敏处理”,比如导引头的信号处理算法,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设计,数据链的编码等等其实都与我军自用版本不同。

  这种 “外贸降级” 并非技术缩水,而是在实现用户需求的同时,确保核心技术不外流的必要措施。即便其他几个国家获取外贸装备,也难以通过拆解掌握最关键的设计原理与制造工艺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中国航空武器的技术迭代速度,早已让 “逆向仿制” 失去实际意义。自霹雳15E 外贸版推出以来,中国军工已完成多轮技术升级,不仅自用版霹雳15的性能已经大为提升。而且以霹雳17为代表的新一代更远射程的空空导弹也已装备。

  反观印度,其阿斯特拉导弹从1990年代启动研发,到现在还不敢投入实战。如今寄望于通过一系列分析中国10年前的外贸导弹残骸,来追赶当前的先进的技术,这显然是痴人说梦。

  事实上,印度军工在逆向工程领域的 “前科”,也印证了他们的研发能力。比如其参考苏联萨姆3研制的阿卡什防空导弹,搞了30多年,才勉强进入部队服役。结果刚服役,就落后。

  还有就是与俄罗斯合作,以红宝石超音速导弹为基础来发展布拉莫斯导弹,在俄国人的帮助下,至今已经30年了,国产化率还是只到75%。

  军工研发并非简单的“拆解-复制”,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、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海量的试验数据,而这恰恰是印度军工体系最薄弱的环节。其关键元器件依赖进口,基础材料研发滞后,要搞出先进装备谈何容易。

  印媒这次的报道,其实还是一种自欺欺人。想要给别人造成一种他们从残骸上,占了多大便宜的错觉,实际上他们的斤两和水平,外界早就看破了。这些技术给你抄,没个十年八年,你也搞不了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突然火了!福建很多人尝试!仅用1小时,“睡渣”秒变“睡神”?医生:别乱用

  或首发搭载华为超500线亿辆车被召回,超半数源于监管调查,车企自查缺陷就这么难?

  北方大面积降温上热搜!华润置地出手,在三亚CBD重塑热带度假人居格局!

  JerryRigEverything 测试小米 17 Pro 手机耐用性

  适配iPhone 17系列遇挑战,Adobe回应相机应用Project Indigo延迟

版权所有  火狐体育竞猜